一位年輕女子,因嚴重耳鳴到醫院求診,醫師用耳內視鏡發現,患者耳朵內有許多黃色微小顆粒物體在移動,再用放大鏡探查,原來有20至30 隻寄生蟲在耳膜上橫行。 台北市中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傳頌指出,台灣地狹人稠,處亞熱帶氣候,因此家中的家塵是很重要的過敏源,光是因耳鳴就診的患者,就約佔耳鼻喉科門診的1/10。 吳傳頌說,日前轉介的一位年輕女患,到醫院求診時指出,右耳耳鳴,常聽到低頻的沙沙聲,尤其夜深人靜時,耳鳴聲特別大,自行清理外耳,效果不彰,到門診拿藥,治療不見起色。後來用理學檢查顯示,患者耳道及耳膜上,略有耳垢及抓痕,但這些情況,還不至於造成嚴重耳鳴﹔經耳內視鏡一看, 原來有20至30隻大小不等,肉眼可看見的寄生蟲在耳膜上爬行,根據判斷,患者耳鳴的原因,就是這些蟲蟲惹的禍。 吳傳頌接著說,這位女患留了一頭長髮,頭皮屑較多,顯微鏡下可看見許多家塵藏在髮中,右手還有一些傷痕,而患者有常用竹製挖匙掏耳多習慣,因此耳朵內,可看見些許小傷口,並且也有水分,因為患者表示,不僅常洗頭,家裡也常打掃,而且不養寵物及接近動物,實在想不出,到底什麼原因讓家塵跑進耳朵。後來患者想起來,自己有側睡右耳在毛巾枕上的習慣,於是在毛巾枕中的頭髮屑,發現許多家塵的蹤跡,加上右手傷痕證明,家塵應是由毛巾枕入侵右耳耳膜引起耳鳴﹔後來將患者耳內家塵清除,阻斷家塵再度入侵途徑,從此不再耳鳴。 他說,璊屬蛛型綱,目前已知有400種,大小約0.17至0.5公釐,當溫血動物靠近時,活動性增強,成群侵襲寄主,粘附在皮膚上取食,但家塵不鑽入皮膚,也不吸血,是利用形成小管道,吸吮液化皮膚組織及淋巴液。
依照商品的性質及品牌區分為各館,您可以「依照各館屬性」點選進入查閱商品,某些分類下還提供更細的子分類方便你檢視;另外,也可以透過「商品搜尋」功能直接找尋。 藉由這兩個工具,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滿足您所需要的商品。 找到所需商品之後,可以進一步點選進入各項產品的專屬頁面,本頁面詳載該商品的樣式、成份、容量、使用說明以及優惠價格,方便你
所提供商品為全新產品。 如果您對商品有任何問題,請來信顧客咨詢服務中心詢問或由本站客服人員為您服務 客戶滿意服務熱線:04-23914656(週一至週 六AM09:30-PM09:30)